close

6月6日,中國臨夏王竑文化學術研討會在甘肅臨夏州舉行,當地力推王竑文化以“借古明今”,國內著名明史專家齊聚臨夏整理研究王竑文化,並深度解析了明朝總漕體制。圖為位於臨夏的王竑墓地。 南如卓瑪 攝出生於甘肅臨夏的明朝兵部尚書王竑的600年誕辰紀念日來臨之際,當地民眾和專家學者祭祀、參觀王竑墓園。 南如卓瑪 攝
  中新網蘭州6月6日電 (南如卓瑪 魏建軍)6日,中國臨夏王竑文化學術研討會在甘肅臨夏州舉行。中共臨夏州委書記周強表示,今年六月是出生於臨夏的明朝兵部尚書王竑600周年誕辰,該州特邀業界著名專家學者整理、研究“王竑文化”,傳承王竑為民務實清廉、以天下民生為己任等思想以“借古明今”。研討會上,國內明史專家詳細解析了鮮為人知的中國曆史上的明朝總漕體制。
  王竑是明朝大臣,生於河州(今甘肅臨夏),正統四年考取進士。在明朝“土木之變”之後,率眾臣在朝堂擊斃王振黨羽錦衣指揮馬順而名震天下,後任漕運總督約7年,救災和疏通河運時立下汗馬功勞。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會長商傳6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稱,明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後,漕運成了“南北大動脈”,王竑任漕運總督期間,對於漕運體制的改革、治理河道、運道恢復、安撫百姓、監督官員都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對現實有“借鑒意義”。
  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高壽仙在研討會上表示,明代漕運屬於軍事系統,而甘肅臨夏籍官員王竑開創了明朝文官總漕體制。他說,明代時期,每年從江南向京城運輸大批糧食,起初以海運為主。永樂十二年,運河漕運制度正式確立,均是武職督運。
  “漕運包含徵稅、運輸、上倉等多個環節,涉及事物十分繁雜。”高壽仙介紹,出生於甘肅臨夏的明朝文官王竑被任命為首任漕運總督,自此形成了文臣總漕制度。這是明代漕運體制的一次重大改變。
  淮陰師範學院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吳士勇也提出此類觀點。據他論證,明史上“土木之變”後,王竑在任漕運總督期間,實行“將軍民船編號,相兼而行”的改革,同時,設法減輕運軍負擔,監督和糾治漕運中的弊端,負責管理河道工程,大力推舉獎勵廉潔能幹官員。
  “王竑是第一個文官做總督,改變了明代以前以武將主持漕運的傳統”。吳士勇表示,王竑任漕運總督之時,面臨黃河洪災泛濫,民不聊生的困局,“據資料研究發現,為救百姓,他開倉放糧賑濟災民500多萬人。”
  商傳認為,對於王竑文化的研究有助於深度研究中國明史上漕運制度和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情況。他說,甘肅臨夏整理、提煉王竑精神,傳頌其“讓出五尺又何妨”的謙和精神,正是彌補當下社會缺失的精神文明,是對傳統文化的理性“回歸”。(完)  (原標題:專家解析明朝總漕體制 甘肅臨夏推“王竑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g22hghs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